全球石油市场的部分特征和趋势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石油需求正逐步与经济增长脱钩,石油原料属性更加凸显,中东将重新主导原油供应增长并推动原油重质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油气行业发展,石油市场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等。
进入2023年,面对国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西部地区产销矛盾突出的实际,西北销售提前研判市场变化,统筹部署“汽油保市场,柴油保后路”运行思路,以“保资源、定船期、盯运行”方式加大协调资源出口力度,同时统筹国内外资源平衡,结合属地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到港船期,确保西部产业链整体平稳运行。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足石化大国的现状和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十三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已经分别超70%、40%。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健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版石油产业园区定位规划及招商策略咨询报告》分析:
2022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天然气储量、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勘探方面,中国石油发现四川盆地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规模增储新层系,有利探区资源量达万亿立方米;中国石化提交綦江页岩气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1459.68亿立方米,诞生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大型整装页岩气田;中国海油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
开发方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向深地挺进,实现塔里木富满、顺北超深油气田规模开发,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田博孜-大北百亿方产能全面投入建设;长庆油田、四川盆地常规气、致密气和页岩气产量持续增长;海上油田上产势头强劲,石油增产量占全国增量一半以上。
伴随数字化和工业化深层次地融合,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石油管道的运营与管理向智能化与数字化方向发展已成为中国油气管道企业的重大发展的策略。未来10年,我国油气管道行业将迎来新的建设发展高峰。
2022年对石油行业来说是个好年头。尽管有预测称,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导致电气化,进而导致石油死亡,化石燃料即将消亡,但化石燃料是2023年的明星,包括煤炭在内的所有能源的需求都在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反对大型石油公司的声音慢慢的变大,抗议活动变得更极端,活动人士将自己粘在街道和建筑物上,破坏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以提高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认识。
2023年很可能是石油行业又一个强劲的一年,因为这一些企业在新的一年表现强劲,预计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不会相反下降。
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国际能源署(IEA)在2022年12月的石油市场报告中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70万桶/日,达到1.016亿桶/日。
对于2023年油价的走势,多家机构都表达了乐观的态度。摩根士丹利表示,预计布油价格到2023年年中将反弹至每桶110美元左右。
美国银行预测,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温和以及中国经济回升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可能反弹,预计2023年布伦特平均油价为100美元/桶。
展望未来,多个市场研究机构觉得,由于疫情反弹和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国际油价在2023年初可能仍面临较大压力,但会虽疫情缓解和夏季的到来而走高,全年油价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影响石化企业产品价格的因素繁杂多变,但价格的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低附加值的石化产品竞争激烈,大多情况下盈利空间不大,价格偏低。因此,石化企业应致力于创立新型科研开发体系,加大创新力度,一方面着眼于新产品研究开发,加大新产品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改进和提高老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同时要逐步鼓励开发与生产新型石油化学和特种石油化学产品,要借鉴外国石油化学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与措施,提升产品价格。同时,企业在经营销售的策略上针对产品特点及市场地位,应采取了差异化的营销价格策略。
想要知道更多石油行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版石油产业园区定位规划及招商策略咨询报告》。报告对我国石油产业园发展状况、发展的新趋势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石油产业园投资、招商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报告同时还对我国北京、广东等地主要石油产业园的发展概况、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石油产业园的发展机会,以及当前石油产业园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挑战。本报告内容丰富、翔实,是石油产业园相关行业、投资企业和相关单位准确了解目前石油产业园发展动态,把握石油产业园发展的新趋势,制定市场策略必备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