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球直播TV版app下载授权:销售
全国咨询热线:029-82523966
石油行业

“三结合三引领” 引领毕业生上采油一线

时间: 2024-05-01 15:21:13 |   作者: 乐球直播

  为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教育部自2018年7月开始对全国高校培育创建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工程系学生党支部位列其中。作为首批职业本科院校之一的河北石油职大,早在1952年就开始面向石油工业服务,具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该校石油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特色,深入聚焦职业本科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三结合三引领”构建职业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育人新格局,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人。

  党支部充分的利用“三会一课”,借助“文字+影音+影像”等方式围绕党史、党章党规、石油精神等主题,打造了铁人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品牌主题党课,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在“老方法”的基础上,党支部创新构建了“互联网+党建”工作体系,在5名博士、2名思政课教师、4名辅导员组成的师资团队指导下,建设了虚拟/混合现实活动室,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全息影像沙盘等新技术直观展现铁人王进喜的光荣事迹、万人石油大会战的壮丽场景等,让学生全方位认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沉浸式感悟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时代回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现实和虚拟相结合,打造了学生党员、团员、辅导员多元参与和学习强国、微信、VR、AR等多平台联动的党员培养教育体系。

  党支部坚持在“老方法”中全面学习、在“新技术”中深刻领悟、在社会实践中贯彻落实的育人理念,组建了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标兵队,引导学生党员将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在习考察过的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标兵队志愿者主动承担起照顾7位高龄独居老人的任务,以实际行动贯彻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家住滨河社区阳光四季城小区椿林苑5号楼72岁的独居老人王奶奶说:“石油学校的学生们每天都按时给我送来饭菜,帮我浇花、打扫卫生,和我聊他们年轻人的故事、聊社会的发展、聊他们想当石油工人。他们一来,家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志愿服务促进了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收获成长,培养了学生感恩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启迪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标兵队于2019年获评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河北石油职大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是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项目中唯一一个石油工程类专业,也是我国首批石油与天然气类职业本科专业,建有实验实训室25个,仪器设施总值2000余万元。依托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学生党支部创建了石油科普示范教育基地,讲解员全部由学生党员组成,面向承德市及周边中小学生开展石油科普教育。他们借助基地松基三井模型、981海洋平台模型等向参观者展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绍石油作为“工业血液”的重要价值和新一代石油人沿着先辈足迹传承精神、坚持创新、接续奋斗的故事,为“采油机”装上了“扩音器”。

  为了给参观者讲好石油科普,党支部为科普基地讲解团重点打造了石油理论知识与实训演示技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和讲解技巧等培训模块,对讲解团成员进行系统培训。讲解团成员全程参与讲解路线设计与讲稿撰写,上百次的模拟演练使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近千次的实操训练更让他们对石油设备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烂熟于胸,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施,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老一辈石油人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领悟。科普基地的培训让学生们的专业相关知识、实训技能和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专业技能“强基”、石油精神“铸魂”、综合素养“固本”的协同育人合力,“采油机”与“扩音器”相结合,引领石油精神实现“外化于行”,共同促进职业本科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石油行业普遍工作条件差、强度高、环境艰苦,近年来石油相关专业毕业生离职率高达45%,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甚至工作不到半年就离职或转行,导致当前我国石油工业人才缺口仍十分严重,能源安全问题也依然严峻。党支部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厚植爱国情怀,充分的发挥毕业生党员与在校生的朋辈效应,依托石油企业一线的毕业生党员组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打造了“油子说”宣讲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讲座,将毕业生党员择业就业经历、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感悟等传递给在校生,用毕业生和石油人的双重身份从祖国能源安全、石油重要价值等角度讲述石油人肩上的职责和担当,促进“在校生”与“石油人”角色深层次地融合,引领石油学子学石油、爱石油。

  2016届毕业生党员苟发明,目前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工作。他身处准噶尔盆地,冬战严寒夏斗酷暑,在零下30℃、积雪没过小腿的戈壁滩上走过一个又一个井架,在最低零上40℃、地表最高温度达到50℃的沙漠里翻过一个又一个沙丘,并且要接受7—8级大风的“洗礼”。苟发明坦言:“恶劣的野外作业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对身心确实是一种很大的考验,但我深知自己作为‘石油人’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我必须克服困难、坚守工作岗位。”2022年9月,“油子说”邀请他线上宣讲时,他身着工衣在沙漠的工区中向广大在校生讲述自己和石油的缘分、讲述自己由畏惧排斥到奋勇前行的转变过程,激励了一大批在校学生。

  “三结合三引领”的培养教育模式为石油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毕业生选择石油石化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构建了职业本科“立德”和“树人”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一大批毕业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毅然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走上钻井、采油工作一线年以来,河北石油职大石油工程系为石油石化企业输送毕业生1000余名,大部分已经成长为井队技术骨干,百余名毕业生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22和2023届石油相关专业毕业生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入职率分别为82.9%和86.6%,均创近年来新高。麦可思公司2022年对学校石油工程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的企业用人满意度调查显示,企业满意度达到99.47%。

标签: